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十三、星空中的第五个星球及其灵人和居民
168.我又被带到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同样在我们太阳系之外的宇宙。这次旅行经历了持续将近12小时不间断的状态变化。陪同我的是许多来自我们地球的灵人和天使,我一路上便与他们交谈。我时而斜向上走,时而斜向下走,但始终朝右;在来世,右朝向南方。我只在两个地方看见灵人,在一个地方与他们交谈过。我在路上或旅程中能领略到主的天堂何等浩瀚,这天堂是为了天使和灵人。无人居住的地区也使我断定,它如此浩瀚,以致即便有成千上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都有和我们地球上一样多的人,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住到永远,并且这空间永远填不满。我通过将它与围绕我们地球并专为它设计的天堂的面积进行对比得出这个结论;相比之下,这个天堂的面积如此之小,以致它还不到无人居住的空间的一亿分之一。
9555.“灯台两边要杈出六个枝子”表整体上源于良善的真理的一切事物或能力。这从“六”和“两边杈出的枝子”的含义清楚可知:“六”是指整体上的一切事物(参看3960, 7973, 8148节);“两边杈出的枝子”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从灯台“杈出的枝子”与人的手臂和手具有类似含义,因为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类似人的形式,因此,具有一个灵义(9496, 9553节)。人的“手臂”和“手”对应于源于良善的真理,因而对应于能力(878, 4931-4937, 5327, 5328, 6292, 6947, 7188, 7189, 7205, 7518, 7673, 8050, 8153, 8281, 9025, 9133节)。由此明显可知,“两边杈出的枝子”表示整体上源于良善的真理的一切事物或能力。
7680.“整整一昼一夜”表侵扰者的一切感知,无论模糊的还是不模糊的,也就是说,有了毁灭。这从“昼”和“夜”的含义清楚可知:“昼”是指不模糊的感知的状态;“夜”是指模糊感知的状态。因为白天的时间段,即早晨、中午、晚上和夜间,对应于属聪明和智慧的启示状态(参看5672, 6110节),因而对应于感知的状态,总体上的昼夜也是如此。“昼夜”在此之所以被称为感知的状态,而非启示的状态,是因为侵扰的恶人没有启示,尽管他们仍有感知。只要他们仍留有从自己所生活的教会那里获得的真理和良善的任何知识,他们就拥有感知。因为他们通过真理和良善与那些住在天堂里的人交流。不过,一旦他们被剥夺这些知识,如他们经历荒凉时的情形,他们就不再拥有任何感知。诚然,地狱里的人能证明他们的邪恶是正当的,也能证明他们的虚假是正确的;但这不是感知。感知就是看到真理就是真理,良善就是良善;以及邪恶就是邪恶,虚假就是虚假。而视真理为虚假,视良善为邪恶并非感知;反之,视邪恶为良善,视虚假为真理也并非感知。凡如此行的人都没有感知,只有幻想;这幻想产生一种感知的表象,这些人由此知道如何通过诸如显明给感官并支持恶欲的那类观念来使得虚假和邪恶合理化。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